佛经大全心经句子(珍贵的佛经大全集)

大藏经是中国古代对所有佛教典籍的总称,现在要研究佛教,去发源地印度估计会大失所望,真正的佛教研究中心在中国,这得益于我们对佛家经典成体系的保存,大藏经的刊印就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。

最早的大藏经印刷始于北宋初年,当时宋太祖赵匡胤派人到成都刊印藏经,用了12年才完成,后世把这部大藏经称为《蜀版大藏经》,遗憾的是,这部藏经早已散轶。好在以《开宝藏》为蓝本覆刻的《赵城金藏》还流传于世,成为我国首部官方刊印大藏经覆刻本找中的孤本,意义重大。

1.传奇的发现之旅

《赵城金藏》偶然发现于赵城广胜寺,故此得名。

1930年,慈善家朱庆澜在陕西放赈,借此机会遍访陕西古刹。无意发现珍藏在西安寺庙中《碛砂藏》,引起轰动,范成法师受命带队到西安清点。查漏补缺中,范成偶然在1933年听僧人提起山西赵城县广胜寺有大量藏经古书。

佛经大全心经句子(珍贵的佛经大全集)

范成顺着线索找到广胜寺时,居然发现了多达5000多卷藏经古籍。1934年,南京又派遣佛学造诣深厚的蒋唯心到广胜寺考察 ,整整花了40多天,他才将这些古籍全部展阅一遍,最终认定这部藏经刻印于金代。

2.断臂化缘巨著始成

根据蒋唯心的考证,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现的古版经卷《赵城金藏》是由金代民间募集资金刻印的。而完成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巨资募捐的,竟然是当时山西潞州的一名普通妇女崔法珍。

崔法珍命运多舛,一直不能开口说话。17岁那年偶遇一位老和尚,经治疗得以治愈。崔法珍能够开口说话,自然欣喜异常,在到寺庙向老僧致谢时,了解到和尚准备刻一部藏经,但缺钱没法实施。

崔姑娘为报大恩,毅然用刀自断左臂,并开始了前后数十年的化缘之路,足迹遍及晋陕之间。她的诚心和宏愿感动了很多善男信女,有志者事竟成,积少成多,终于在1148年左右开始刻造藏经,又经过30年才得以完工。足见这部藏经完成有多么不易。

3.坎坷的护宝之路

然而,《赵城金藏》问世消息一公布,就引来各方觊觎。日本人又是首当其冲,一个“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”听到消息就派人到广胜寺接洽,愿重金购买,但遭爱国僧人拒绝。而后一些日本僧人也多次上门买书骚扰。广胜寺僧人为防意外干脆把5000余卷经卷迁移到山顶的寺庙内,封存在琉璃塔顶保管。

1937年,七七事变已爆发,先后有蒋介石和阎锡山命当地驻防部队到广胜寺,要把经卷运出寺院,好在经寺内住持及僧众说服才未移动。

很快,山西就遭沦陷。1942年春,一伙日军闯进寺庙,想掠夺藏经。住持力空和尚连夜下山向赵城县抗日政府驻地求救。当时希望抗日政府及时转运经卷到延安保管。

佛经大全心经句子(珍贵的佛经大全集)

然而到处是日军,转运可不容易。经时任太岳区领导陈赓、薄一波请示延安,马上得到了党中央要求全力保护《赵城金藏》的电示。太岳军区于是紧急动员,调集人手避开几里外的日军据点,秘密进入广胜寺,经四个多小时的抢运,将5000卷藏经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。

日本人再次来寺庙时,藏经和和尚们都已不知去向。

这批藏经在后期与日军周旋中,被分别藏在山洞、废煤窑内,专人看管。几经辗转迁移,抗战胜利后转至太行山区涉县。

4.艰难的修复

《赵城金藏》后交给当时的北方大学保管,北方大学校长正是史学大家范文澜,他派专人守护,年年晾晒。

1949年北平解放后,《赵城金藏》运至北平,移交给今天的国家图书馆收藏。当经书到了北平,大家才发现多数经卷已经受损严重,多数甚至已经不能打开。

修复工作相当艰巨, 4位装裱师傅历时近17年,才最终在1965年修复完毕。

2016年,临汾市启动了《赵城金藏》复制工程,对国家图书馆馆藏《赵城金藏》进行原貌复制, 2017年4月,首批百卷《赵城金藏》得以重新回归广胜寺,令国宝重回发现之地。

佛经大全心经句子(珍贵的佛经大全集)

这部藏经涉猎多个领域,是一部百科式的佛教全书,是具有重要文献和文物价值的古籍,是不同时期各位中华儿女精心呵护延续至今的国宝重器,理应为大家所仰视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43690857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