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哪首诗(柴门闻犬吠下一句)

每日一诗: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

逢雪宿芙蓉山主人

【作者】刘长卿 【朝代】唐

译文对照

每日一诗: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

逢雪宿芙蓉山主人

【作者】刘长卿 【朝代】唐

译文对照

日暮苍山远,天寒白屋贫。

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,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。

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。

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,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当暮色降临山苍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,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孤零零。

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,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。

注释

逢:遇上。

宿:投宿;借宿。

芙蓉山主人:芙蓉山,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,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。主人,即指留诗人借宿者。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,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。

日暮:傍晚的时候。

苍山远: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。

苍:青色。

白屋: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。一般指贫苦人家。

犬吠:狗叫。

夜归人:夜间回来的人。

每日一诗: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

芙蓉山:山名。

主人:指留诗人借宿的人。

白屋:以白茅覆盖的房屋。

每日一诗: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

插图作者:辛永怡

每日一诗: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

这首诗把人世的雪,写成了一种感动千古的情绪。仿佛在无限苍凉的世界里,突现了一盏温暖心灵的灯光,带来了无限的温馨,也带来了莫名的凄怆。

每当人们谈到“风雪夜归图”时,心头总会充斥着深深的温暖。风雪夜是物理上寒冷的极致,而回家则又是心灵上温暖的极致,当这两种极致同时出现时,物理上的寒冷作为反衬,只会无限地放大内心的温暖,所以“风雪夜归图”是一幅极度温暖的图。但如果在风雪中夜归的是别人,而自己却只是投宿到别人家的游子,那当看到别人风雪夜归这样的一幕场景时,则这种无限的温暖又会转化成一种无尽的凄怆,因为这种温馨和幸福是别人的。这就跟一个漂泊在外的人,在寒冬的街头,看到别人一家正在灯下幸福地吃晚餐时的感觉是一样的。

这首诗表达的就是那种看别人风雪夜归的心情。傍晚时分,诗人还在野外行走,只见那远处的青山若隐若现,天空也下起了大雪。在这天寒地冻的暮色里,诗人终于发现前方有一处穷人家的茅屋,此时的他犹如看到了希望。诗人于是投宿到了这家人家里。当夜深人静时,诗人突然听到了柴门打开的声音,院子的狗也叫了起来,仔细一听,原来是这家主人冒着风雪回家了。诗人此时的内心既温暖又凄凉,他甚至羡慕起这种平民生活,因为至少他们可以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,至少他们有家可归。而此时的诗人是迁客,是游子,是无家可归之人,所以才会被这温暖的一幕深深打动,也有着无尽的惆怅与悲凉。

每日一诗: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43690857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