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,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,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。2022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35个世界无烟日。为了提高大众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,摘编了一些控烟科普文章供读者阅读,希望能增强大众对烟草危害的共识,自觉维护自身健康。
香烟里面有什么?
在烟草燃烧的过程中,可以产生40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,其中400多种具有毒性,超过69种致癌或促癌物质。那么,烟草的主要有害物质有哪些?
尼古丁高度成瘾性物质。可以引发血管收缩、心跳加快、血压升高,造成血管内膜受损,加重动脉硬化。大量尼古丁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,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。
焦油烟草燃烧后产生的黑色物质。这是引起肺癌和喉癌的主要原因,会加重哮喘和其他肺部疾病的症状。
一氧化碳跟血红蛋白结合,形成碳氧血红蛋白,阻止血红蛋白与氧结合,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,造成机体缺氧。还会使胆固醇增多,加速动脉硬化。
我国目前吸烟现状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世界卫生组织、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深圳联合发布首次“全球成人烟草调查——中国部分”调查结果。调查显示:我国吸烟情况仍然严重,2002年后的吸烟率、戒烟比例和二手烟暴露没有明显改善,现在吸烟者总数高达3亿,72.4%的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的危害,戒烟率仅为16.9%。此次调查结果显示,我国目前吸烟者总数达3亿。农村人群吸烟率高于城市,低教育水平人群吸烟率相对较高。我国男性成人吸烟率有所下降,但依然在较高水平:15岁及以上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8.1%。其中,男性吸烟率为 52.9%,女性吸烟率为2.4%。15至69岁人群的吸烟率为54%,较2002年有微弱下降。20至34岁的每日吸烟者中,一半以上在20岁以前已经成为每日吸烟者了。调查人员按照工人、农民、干部、医务人员和教师五种职业类别对15至69岁男性人群吸烟率进行统计,结果显示,工人、农民的吸烟率最高,均超过了60%。
吸烟的危害
1、烟草里没有任何对人体有益的东西,相反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有20多种,在吸烟产生的烟雾里,大约有70多种有害物质。
2、烟草中含量最高的毒性物质是烟碱。一支烟含烟碱高达5至15毫克。而烟碱对人的致死量为50毫克。也就是5至10支纸烟中所含的烟碱,一次注入人体,就可以致命。烟碱的慢性中毒对人的神经系统、心血管系统、消化系统等均有严重的损害。
3、肺癌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吸烟。人体其他的一些癌症,如食道癌、膀胱癌、胰腺癌、大肠癌、喉癌、唇癌等也与吸烟密切相关。
4、吸烟者每日每时都在接受放射线辐射的危害。可导致和加重动脉硬化,并导致冠心病和中风。
5、吸烟还能造成室内环境的污染。被动吸烟者所受到的危害,也不亚于吸烟者。
6、吸烟既不能解乏,也不能增加灵感,反而会降低神经系统的功能。
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
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。据医学研究表明,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,各生理系统、器官都尚未成熟,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,易于吸收毒物,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。据美国25个州的调查,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。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.00 时,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其死亡率为19.68;20~24岁为10.08;25岁以上为4.08。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,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。吸烟损害大脑,使思维变得迟钝,记忆力减退,影响学习和工作,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。心理研究结果表明,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.6%。